(广州市祝君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瑞博戴科)是日本医旅株社授权的赴日诊疗渠道公司,主要协助国内患者前往日本接受质子重离子治疗以及其他高端综合治疗,可以帮您更快预约到日本的医院专家。)
肾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近年来其治疗领域见证了显著的进步,得益于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治疗肾癌的方法日益丰富多样,且患者的预后情况也呈现出稳步向好的趋势。依据国家癌症中心于2024年6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肾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65.2%。
日本在肾癌治疗方面展现出相对较高的成效,依据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2014年至2015年间被诊断为肾癌的日本患者,其总体五年相对生存率达到了81.6%。
在肾癌的预后方面,日本同样表现出色,其10年生存率数据显著。具体而言,2011年被诊断为肾癌的患者中,有66.4%的人在接下来的10年里继续存活。这意味着,超过66%的肾癌患者能够生存超过10年的时间。
日本是如何做到的呢?
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肾癌的首选方法,无论肾癌处于哪个病理分期,患者都有可能从手术中获益。
早期和中期肾癌患者的研究已证实,手术能够有效实现肿瘤的根治,使患者获得长达5年甚至10年以上的生存期。根据2023年日本公布的一项关于肾癌术后生存率的调研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临床分期为T1a期的肾癌患者,在术后10年的无复发生存率高达93.26%,T1b期为85.01%,T2期为57.86%,而T3期患者则为51.01%。同时,这些分期的患者术后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6.12%(T1a期)、86.62%(T1b期)、75.05%(T2期)和72.09%(T3期)。
此外,对于部分晚期肾癌患者,手术依然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即进行减瘤手术(也称为细胞减灭性肾切除术,简称NEPH)。尽管这种手术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2009年的一项研究指出,接受减瘤性肾切除术的晚期肾癌患者,其1年生存率为53.6%,2年生存率为36.3%,5年生存率为19.4%,甚至10年生存率也达到了12.7%。相比之下,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其1年、2年、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仅为18.5%、7.4%、2.3%和1.2%。
肾癌根治手术旨在完整移除患者的肿瘤区域,但这一过程中,部分患者因另一侧肾脏功能代偿能力有限,可能会面临肾功能不全乃至衰竭的风险,进而需要依赖全身透析治疗,这对患者的后续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挑战。此外,根治术后还存在肿瘤向对侧肾脏转移的可能性,这不仅损害了肾脏的正常功能,还加剧了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
鉴于此,若能采取单纯肾脏肿瘤切除的方式,即保留患者的肾脏,将有望维护其肾脏功能并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2021年公布的一项研究,针对T3aN0/xM0期且肿瘤大小不超过7厘米的肾细胞癌患者,对比分析了根治性肾切除术与部分肾切除术的预后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总生存期及癌症特异性生存期上,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相当,甚至部分接受部分肾切除术的患者展现出更长的生存期。
当前,日本医院能够依据肾癌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出合理判断,通过实施部分肾切除术来切除肿瘤,从而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手术技艺的持续精进与医疗设备的日新月异,腹腔镜技术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它们能够以微创方式执行肾癌切除手术,显著减轻患者的身体创伤与痛苦体验。
现有研究已明确表明,无论是处于早中期还是局部晚期的肾癌患者,均可通过微创手术途径获得令人满意的预后效果。
2016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揭示,对于局部晚期肾癌而言,采用微创手术(涵盖腹腔镜手术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术后患者的总生存期并无显著差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微创手术组的患者在平均失血量上展现出更低水平,且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
肾癌对传统放疗方法的反应不强烈,导致放疗效果有限。然而,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放射治疗在辅助可切除肾癌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作为不可切除肾癌患者的局部治疗手段上,展现出了重要价值。当前,肾癌放疗的主流技术涵盖了调强放射疗法(IMRT)、术中放射治疗以及质子重离子治疗等。
质子重离子治疗,作为放疗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在癌症治疗中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并逐渐成为肾癌治疗研究的焦点。2020年,日本首次发布了一项关于质子治疗肾癌的回顾性研究,该研究回顾了2001年至2016年间在6家日本质子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22名原发性肾细胞癌患者的数据。结果显示,当总照射剂量介于60-79.6 Gy时,质子治疗对肾细胞癌的疗效显著,3年总生存率高达95%,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即排除因非肾癌原因导致的死亡)更是达到了100%。基于这一研究结果,研究团队认为,对于无法接受手术的肾细胞癌患者,质子治疗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
此外,2022年由日本QST医院参与的一项研究,对重离子治疗泌尿系统癌症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深入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时间达到57个月的情况下,重离子治疗肾细胞癌的5年局部控制率依然保持在100%,总生存率也高达74%,且在整个研究期间内,未观察到任何癌症复发的病例。
日本是亚洲地区率先采纳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的国家,至今已积累了深厚的临床实践经验,具备接纳众多国内外患者前来接受治疗的能力。回溯历史,1983年,筑波大学在日本率先迈出了质子临床研究的重要步伐;1994年,QST医院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引领潮流,首次将重离子治疗应用于肿瘤治疗;紧接着,在1998年,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医院紧随其后,引进了世界第二台质子治疗设备,并将其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成为了日本国内首家实施质子治疗的医院。
当前,肾癌的药物治疗方案涵盖了化疗、靶向疗法以及免疫疗法等多个方面。特别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这两种精准药物疗法,已经日益成为晚期肾癌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
在日本,针对肾癌治疗,常用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舒尼替尼、帕唑帕尼、索拉非尼、阿西替尼、替西罗莫司以及依维莫司等。而在免疫治疗领域,Keytruda、Opdivo、Bavencio和Yervoy等药物则被广泛采用。
近年来,免疫疗法与靶向疗法的兴起,为肾癌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2021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正式批准了抗PD-1药物Opdivo(欧狄沃,学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与靶向抗癌药Cabometyx(cabozantinib,卡博替尼)的联合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针对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肾细胞癌(RCC)的成人患者。
次年,即2022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又批准了另一种组合疗法:口服多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仑伐替尼(乐卫玛,学名lenvatinib,仑伐替尼)与抗PD-1药物帕博丽珠单抗(可瑞达,学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的联合用药,适用于无法根治性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患者。
日本在肾癌创新药物疗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在管理药物治疗副作用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晚期肾癌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常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日本的肾癌治疗专家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并根据患者的细微变化调整用药方案,特别是针对副作用的管理,以确保患者在可耐受的状态下获得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时间。
此外,在肾癌化疗过程中,日本采用机器控制静脉滴速流量,确保药物半衰期的稳定,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同时,日本使用的化疗药物均为原研药,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患者出现毒副作用的概率,提升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关于赴日诊疗还有什么疑问的可以在评论我留言或者私信我噢!祝君健康!#癌症治疗